他们的青春不是在创新 就是在创新的路上
2021-07-06
他们的青春不是在创新 就是在创新的路上

曾经,不少大学生认为好好完成学业、毕业后找一份安稳又光鲜的工作,就是一条不能更正确的道路, “创新”仿佛与自己并无太多交集,直到有一天,他们将自己的所学与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某个问题相结合,产生了新的改变,那一瞬间的美妙与快感让“创新”意 识从此扎根心底。大学校园里,就此涌现出了一批“不是在创新,就是在创新路上”的年轻新锐,而他们的榜样效应也正在影响着更多人群。 孙浩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博士生 项目:面向可穿戴设备的新型柔性能源器件 心声:勇于尝试、敢于坚持,这是实现创新的宝贵素质。创新的过程就像走迷宫,最后的宝藏就藏在无数个纷繁的岔路口之后。 李寅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眼科学博士生 项目:自主研制“眼眶手术导航系统可视化技术” 心声:现在许多交叉学科方面,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未知的领域等待发现和探索。 韦予杰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大四学生 项目:新型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推广与应用 心声:仅靠一个有点潮、有点酷的创意是不够的,真正的创新应该有赖于学术的积淀和技术的支撑与驱动。 创新意识 从灵感的萌芽开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眼科学博士生李寅炜是201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懿德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特等奖获得者,他一度也以为,读书、做课题、顺利毕业,然后当一名好的医生将会是自己的人生轨迹,“创新”或许与自己的关系并不大。 直到有一天,他意识到这样的想法错了。在学术研究与临床实践中,李寅炜发现,在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眼眶骨折外伤修复手术时,都是用探针去探查骨块的 位置,总觉得方式方法上有种“差口气”的感觉。一位临床医生无心的一句“要是让我直接看到那块碎骨在哪里就好了”的感慨给了他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就像是 一颗创新的种子,等待着浇灌。 李寅炜认为,现在许多交叉学科方面,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未知的领域等待发现和探索,他的创新就是从灵感的萌芽开始。 合作单位有许多工程师,医工合作的背景下应该就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李寅炜由此设想,用一个常用的手术器械进行改装,装上相关零部件和配合相应的功能模块,大概就能让导航仪直观显示出目标骨块的位置了。 设计、讨论、画图纸、工具实验性制造、改进、再到实验室研发……这一自主研制的“眼眶手术导航系统可视化技术”,终于验证了其在复合性眼眶骨折修复 手术中的安全性、可靠性、优越性和精确性。这一项目也使李寅炜斩获201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懿德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特等奖。 同样的,为解决问题困境而提出新思路、不懈破解并勇攀高峰,也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的博士生孙浩所追求的。 “前段时间,一张名为‘此刻,我只为艺术停留’的照片在网上火了,图中的一位女生非常专注地欣赏着墙上一幅艺术作品,身前却是手机见缝插针通过墙上 的电源充着电。” 孙浩说,有些人选择随身带一个充电宝去缓解这个问题,但是它依然太大太重了,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绞尽脑汁把手机做得越来越轻、越来越薄,我们却要用一块像 砖头一样的东西去给它充电,这显然不是最佳选择。 孙浩目前的研究方向是面向可穿戴设备的新型柔性能源器件,通俗来说就是研究电池。“我们要做的电池是可以像衣服一样穿在我们的身上,这种新型的储能 衣物,是我们为解决上述困境提出的新思路。这样,我们日常的充电方式将会被彻底颠覆,还很可能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呢。”孙浩兴奋地说着。 培育土壤 学术积淀和技术支撑 只见孙浩拿出一块“神奇”的布料,实际上它是一块加载了储能功能的电极,可以看到它非常的柔软,可以承受多方向的弯曲;它非常的轻便,甚至可以把它放在一株纤弱的植物叶子上。 “这种储能衣物可以在非常舒适的前提下对可穿戴设备进行随时随地的供电,可以想象不远的将来我们每个人穿的衣服可能都是一个可以移动的电站,手机没 电了,不要紧,只要把手机往衣服上的通用接口上一插,储存在衣服里的电能就会转移到手机里。同时,我们也在将太阳能电池做成织物,然后与储能衣物集成在一 起。如此我们的储能衣物将变成一个小型的发电站,白天可以将环境中的光转换成电能,储存在衣物中,然后在需要的时候给各种可穿戴设备供电。”孙浩描绘出一 幅美妙的未来世界蓝图。 “储能衣物的成功研发,很大程度归功于前期针对储能器件进行的系统研究。正是前面大量的失败经历,让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才能在面向应用的研发中得心应手。”孙浩素来认为创新有几个不可或缺的条件。灵感种子固然重要,做好基础和理论的创新是能否走得长远的关键。 “我想,勇于尝试、敢于坚持,这是实现创新的宝贵素质。”孙浩认为,创新的过程就像走迷宫,最后的宝藏就藏在无数个纷繁的岔路口之后。尝试,是实现 创新必需的勇气,而坚持,是坚信自己终将到达的信念。他们这个项目开发中先后尝试了十几种材料,更换了近十种合成方法,最后终于开发出一种效果最好,可行 性最高的方案。“可以说,没有尝试和坚持,就没有今天的成果。”孙浩说道。 这一点对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90后”大四学生韦予杰来说深有体会。“我也喜欢从一些小的改变入手去做一些新的事情,因此,脑袋瓜里 时常会想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早在APP远没有今天这么热的时候,我和我的团队就一起做了尝试。”韦予杰没有回避曾经自己在创新路上那段非常值得铭记更教会 他成长的经历。 大约是2012年底,韦予杰所在的创业团队曾开发了一款名为Wecampus的手机应用,希望能用团队的努力为同济以及沪上高校学子带来一个更便捷的信息共享平台。查看课表、了解新闻、关注并参加校园活动,多种功能在一个APP上就能实现。 “创意+执行力”,一个APP就做成了。作为同济大学创业谷首批进驻的创业团队之一,Wecampus团队成功吸引到了风投。融到的资金忙不迭地被 用来做地推,年轻气盛的Wecampus团队不停地“摊着大饼”,开始的时候一切欣欣向荣,然而“互联网+”风潮的加速却使这款应用变得不再如从前般吸引 人。 “移动互联网APP的同质性和可替代性都非常强,缺乏核心的技术竞争力作为支撑的话,项目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这段有那么点小失败的创新 历程,却让韦予杰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仅靠一个有点潮、有点酷的创意是不够的,真正的创新应该有赖于学术的积淀和技术的支撑与驱动,不然,在这个风起云涌 飞速变革的时代,所谓的创新将会很快被堙没。 当然,年轻就是财富。韦予杰坦言,在这样的尝试中,他读懂了创新的内涵与真谛,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所以,拍拍尘土,站起来,继续迎面向一个技术驱动创新的时代奔跑。 展示平台 这是他们都迷恋的“挑战杯” 说来也巧,最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眼科学博士生李寅炜和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的博士生孙浩都在抓紧时间打磨自己的创新项目,备战新一届“挑战杯”,而韦予杰则已经凭借两个出色的项目成为了同济大学第一位蝉联“挑战杯”全国金奖的本科生。 韦予杰2011年进入同济时最初就读于经管学院。当时,刚刚入学的他就在不断思考:是不是可以有一种保温又阻燃的材料可用于建筑外墙?一个初入象牙 塔、还非科班专业的毛头小子就想着要拜会一下大教授探求课题,这种不知斤两看似有些“疯狂”的行为,拿其原话来说,就是源自于一种“求新求变”的内心躁 动。 很快,韦予杰与祖国庆博士、李龙翔硕士等联合创立了一个科研项目——新型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推广与应用,该项目由旨在研发和推广新型的纳米气凝胶外 墙保温系统以应对频发的建筑外墙火灾和日益严重的建筑能耗问题。其中,韦予杰运用经管学院所学的知识主要负责项目运作模式研究、市场分析和工程实践转化。 然而,越是深入越是觉得自己是个外行,虽然自行恶补了一些建筑学知识,但因气凝胶纳米外墙材料实际工程应用的研究需要,韦予杰意识到必须系统地学习。 到了学年期末,韦予杰以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第一名的成绩转入土木工程学院,并与多位硕士研究生一同完成了气凝胶外墙保温材料的工程应用方案。同年,韦予杰所在的团队参与了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开始了工程转化与实际推广。 当时韦予杰作为该项目的首席市场官,协助该项目在全国决赛的65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以新材料组公开答辩第一名的成绩晋级“创业挑战赛”,成为上 海市唯一的晋级项目。在总决赛中,凭借出色的答辩、扎实的项目成果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他的项目获得了全国金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展示奖、项目运营专项奖 等四项大奖,总分位列全国第一。 在土木工程学院学习期间,韦予杰又进一步深化了工程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理论学习,这为他后来管理跨领域的合作团队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大三时,他加 入一名毕业学姐的创业团队,针对工业生产中日益严重的能耗和污染问题,提出了整合建筑规划、方案设计、设备研发和持续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工业环境治理方 案”。去年初,经同济大学创业谷的审核和推荐,该项目参加了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实践赛。 珍惜机遇 扶持成长与智慧碰撞 有着土木工程专业学识,也有经管学院的磨砺,由韦予杰作为主要撰写人的商业计划书顺利帮助创业团队完成A轮500万元的融资。 最终,项目得到大赛评委俞敏洪、周鸿祎等著名投资人的一致认可,韦予杰获创业实践赛全国金奖,他也因此还成为了同济大学第一位蝉联挑战杯全国金奖的 本科生。“不能不说,‘挑战杯’是一个给予年轻人充分机遇的平台,只要你准备好了,平台会帮助你展示、扶持你成长,也让你与优秀的团队充分交融并进行智慧 的碰撞。” 韦予杰一直觉得,“挑战杯”是许多创新项目的孵化器和加速器,自己在赛事中锤炼与成长,而创新项目也经过一轮轮的过关斩将变得更加接地气。如今,这个年轻的创业公司“伊尔庚”经过“挑战杯”的洗礼,已经成长为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的公司。 作为一名1988年出生的年轻博士生,孙浩不禁感慨:“在最有创造力的年纪能在上海这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展现自己的才华,是一种幸运。”他也相信,这个面向可穿戴设备的新型柔性能源器件项目能代表上海登上更广阔的舞台。” 而作为一名课业压力重大临床实践也异常忙碌的医学院博士生,李寅炜也愿为“挑战杯”倾心,很大程度上是看中可以把自己的创新成果拿到一个有影响力的 平台上去检验,“在一轮轮提意见、修改的过程中,创新的成果在不断精进与提炼。”这次,李寅炜将在自主研制的“眼眶外科导航系统可视化技术”上再做完善后 参加“挑战杯”。创新的路永无止境,据悉,手术导航系统仅仅是其此次参赛项目的三分之一部分。 科研热情 记得一定要让灵魂飞翔 “有了创新的意识和行动后,我不再仅仅局限于当一名手头功夫好的‘开刀匠’,而是想当一名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推动科技进步的医生。”李寅炜透露,“哪怕是在家里,大量时间仍然用在了科研与探究上。” “如果灵感是创新种子的话,学识上的积淀是土壤,科研的兴趣与热情就是阳光雨露,只有这样,创新的成果才可能在某一天与你不期而遇。”一直以来,李寅炜十分推崇发生在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身上的一则经典故事: 乔布斯在里德学院辍学后,并没有回家,而是去旁听自己喜欢的选修课,书法课就是其一。在十年之后,当设计第一款苹果电脑的时候,这些东西全派上了用场。乔布斯说:我辍学去学书法,以及我学书法的方式,都证明了一个道理:灵魂一定要飞翔。 “那些年看过的文献,思考过的问题,会在某一瞬间给你的创新道路新的启示与灵感。” 如今的李寅炜更是对此深深笃信。 孙浩的心里,理工科的博士生本身就是距离“创新”这个字眼非常近、体会也非常深的一个群体。以他个人为例,在每天醒着的时间里,不是在创新,就是在创新的路上。有时做梦也会梦见和老师讨论实验,或是做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结果。 [师生共勉] 开放式学术氛围互相激发创造力 在同济大学,还有一位非常年轻的博导李博峰,他1983年出生,他是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最近荣获“上海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 号,亦是此次当选的唯一高校科研工作者。在专业领域,李博峰所获奖项更是不胜枚举:自2007年开始,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EI论文35/40 篇,学术专著1部、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别人艳羡他的光环,李博峰却说,其实,做科研创新,少不了的是坚持不懈与夯实基础,外界只是看到了他获取“正高”很快很轻松,不知道的是从确定免试推荐硕士生起,李博峰就开始阅读大量中外文献,每一篇文献里都有引用到的其他文献,他就按图索骥,展开延伸阅读。 经年累月的积累,使他能够快速判断出专业领域里什么是新的,以至于现在看一篇论文就知道其专业分量。他说这些只是想说明,创新的路上也没有捷径,思 考,提炼,融会贯通,把握学科前沿,又对未来有敏锐的预计,缺了哪一环都不行。“有时的确很苦,真的是要有耐得住寂寞的一些精神。” 在教书育人方面,李博峰开创了结合开放、自由与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学术氛围,开拓学生视野,又启迪探索方法,希望把“创新”的精神传承下去,影响更多的学子。 最近,因为一项“对于直径一厘米左右的棒棒糖,大约需要1000次才能舔完”的研究而获得2015年菠萝科学奖数学奖的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数学系博 士生黄金紫团队也着实火了一把,黄金紫的母校是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常务副院长汪小帆说:“我们致力于集中培养不同学科方向的拔尖学生,邀请世界顶级的 教授或全校各个院系内最好的老师亲自授课,目的在于让不同方向的学生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教授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久而久之能够形成一种相互激励、相互 影响的学科交叉环境。” 营造良好的环境,把最具创新思维的教师和最具创新潜质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互相激发,产生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创新能力,这其实也是大学的根本使命。

扫码领取免费查重
免费查重
扫码回复“免费” 领取免费查重